本週繼續分享有關包種茶的關鍵字,一是”文山包種茶”的由來,一是"南洋包種茶"的背景故事。
新北市坪林的茶業博物館的茶包裝展
包種茶關鍵字 5 - 文山包種茶 Wenshan paochong tea
>>> 文山包種茶
18世紀初,茶樹隨著遷台的移民從福建引進台灣,最先是北部丘陵開始植茶。根據陳志豪老師的研究,早於1860年代台灣茶外銷之前,在北部大屯山區已有茶樹的種植,1834年的「淡水廳志稿」中鄭用錫進士寫道「茶,出太平山、大屯山、南港仔山最盛,年約十萬餘觔,每觔價銀一錢到三四錢不等…」,大屯山範圍約是淡水三芝一帶,南港仔山範圍大致是文山、南港及其周邊一帶。
文山包種茶的名稱主要來自在清治時期有個地名叫「文山堡」,就是橫跨現在台北市文山、南港及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這帶,文山堡地名沿用到日據時期,直到1949年台灣實施鄉鎮制度後停用,因此包種茶在台灣俗稱為「文山包種茶」。上週提到新式包種茶的加工方式受到日治時期政府的大力推廣,當時透過聘用如王水錦、魏靜時、張迺妙等製茶師們,向全台傳授茶葉摘培及製茶技術,有計畫的推動科學化的茶經濟與茶國際貿易。從19世紀以來大台北地區就是文山包種茶的傳統產區,文山包種茶的外銷量也在日治時代1920年代超越烏龍茶,成為台灣茶葉出口大宗。
延伸閱讀: 不可不知的包種茶關鍵字 中
現在文山包種茶的產製主要在新北的坪林、石碇、到宜蘭的太平山等產區,特別是坪林地區在近10年因為青年返鄉,不管是接棒務農家業,參與地方創生,或是因為環境保育而加入農業行列,開始展現出不同以往單純產茶區的地方再造,多了文創味,年輕感,跨界產品合作等的作品,值得去體驗。
包種茶關鍵字 6 - 南洋包種茶 Nanyang paochong tea
清朝末年到日據時期初期,早年以烏龍茶(俗稱番庄烏龍茶)為出口大宗,多數茶葉仍透過廈門茶商運銷到世界。台灣烏龍茶及包種茶崛起之路與對岸廈門烏龍茶業的衰退有關,根據廈門大學出版張水存著有關《中國烏龍茶》一書中提到:
「曾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英人包羅在《廈門》一書中說:廈門茶(福建烏龍茶)的失敗,並
沒有打擊洋商,因為當它開始衰退之時,也就是台灣茶的市場發達時期。」
這邊提到的情況就是英人杜德(John Dodd)的洋行在台北設立茶葉精製廠後,把台灣烏龍茶外銷美國獲取市場的這段歷史。繼杜德的寶順洋行之後,德記洋行、怡和洋行、其他華商等也陸續來到台灣開設茶行,為台灣茶業在19世紀末開出一段外銷歷史。但烏龍茶遇到外銷阻力後,包種茶接棒成為外銷東南亞的主力。
黃紹恆老師發表《戰前東南亞的台灣包種茶剪影》一文提到,清末時期茶葉外銷南洋的路徑是台灣→福建廈門→新加坡→爪哇,當時的包種茶出口仍以中國地區出口南洋的量為大宗,台灣茶佔比小,但進入日據時期,因為日本也大力發展茶產業,加上日本加強資本體系的調整,如台幣的建置及銀行體系逐漸成熟,慢慢與中國廈門的資金脫鉤。
新芳春茶行(現為市定古蹟)曾是早年台灣包種茶外銷的主要茶館之一
張水存也提到台灣烏龍茶外銷同時,為何要在20世紀初期也要推廣包種茶的原因可能有3:1.東南亞市場盛行銷售包裝茶;2.包種茶可以獲取較高的利潤;3.有牌號商標的包種茶進入市場,銷售較穩定,且不用被受制於洋行。當時台灣包種茶輸出量愈來愈大時,很多福建安溪人渡海來台論件做包工,加快了茶葉包裝的速度及效益,據說一般包工一天的包量大約2000包,但速度快的包工一天可以包出4,000包的包裝茶。
台灣產的包種茶因為品質優良,所以外銷量逐年增加,根據研究當時在大稻埕的數個茶行也在印尼當地開設分店(如錦記、錦茂、發記及芳圃等),開始轉售台灣包種茶到這些分店當地零售商,且喝包種茶的範圍也從華人擴及到當地的住民。黃紹恆老師指出1926年包種茶外銷紀錄首次超過烏龍茶,但榮景沒有維持很久,1928年起包種茶外銷開始衰落,與東南亞當地的排華局勢,日本的對外侵略,世界經濟景氣不佳,及當地也開始產製「爪哇包種茶」的花香茶有關係。台灣茶業的包種茶外銷之路可說是百年前的南向政策,是當時產業的主力,也是以青茶體系為主的烏龍茶,包種茶的曾經外銷輝煌期,後續轉向了紅茶。
省道九號上坪林段的大茶壺
參考資料
1. 陳志豪。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衛城出版。(2021)
2. 張水存。 “中國烏龍茶”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
3. 國家文化記憶庫-台北文山社區大學。 “文山堡 創刊號”。 (2020)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3395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4. 上報。 “工藝中心於茶博會展出「文山堡包種茶-探源之路」”。(2020)
5. 黃紹恆。"台灣學通訊- 戰前東南亞的台灣包種茶剪影”。(201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