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7月,不畏酷熱的大太陽與朋友走進了南投魚池鄉,不為別的,就為了一窺紅茶的秘密! 當天原很擔心大熱天會破壞此行的心情,但在大太陽下,進入魚池鄉後卻沒有令人煩躁的炎熱感,反而涼風徐來,甚是清爽,與大台北地區悶熱的溫感相比,魚池鄉的海拔高度讓陽光變成舒服的夏日。
日月老茶廠第一任廠長
在一位熟悉日月老茶廠(台灣農林的魚池茶場)的朋友帶領之下,我們超級幸運,竟然遇上了茶廠製作紅茶的日子,真的事先不知情,非常碰巧的遇上了。心裡想著,緣分就是這樣悄悄而來吧! 我們從非觀光客的入口進入,進入眼簾的是如加工工廠場景的貨箱置放區,以及製茶師傅們及工作人員穿梭的空間,也見到了謝和壽先生的雕像,謝和壽先生是日月老茶廠的第一任廠長,推動阿薩姆茶樹落地台灣大量種植,發展中部地區的農業有著卓越貢獻。
一窺日月紅茶的加工製作
日月老茶廠所生產的紅茶多數來自於在魚池鄉主力種植的兩個品種,阿薩姆茶樹及台茶18號(紅玉茶樹)。這兩個品種皆適合製作成紅茶,就以當天茶廠製作的實況分解紅茶製作過程,步驟如下。攤菁 -> 萎凋 -> 揉捻 -> 解塊 -> 靜置 -> 發酵 -> 乾燥 -> 品評等步驟。
1. 攤菁
茶葉被採摘回工廠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茶葉均攤在萎凋槽中。
2. 萎凋
萎凋是讓茶葉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逐漸失去部分水分,開始氧化。目的是讓葉子中水分逐漸消失,促進化學反應,使特殊香氣及滋味開始轉化。
萎凋槽的一端接有熱風機,是因應若溫溼度不佳,要增加空氣中的熱能,透過熱風通過萎凋槽底加速茶葉的走水。萎凋後把茶葉投遞至地上的孔洞,就進入揉捻步驟。
上圖: 大型的熱風機
上圖: 茶葉經萎凋後 進入下層揉捻機的孔洞,有這個洞就可以貫穿二樓及一樓,增加輸送及加工的效率
3. 揉捻
揉捻主要作用在破壞茶葉組織中內含物質,讓茶葉中的細胞被破壞及茶多酚反應並分解,加速氧化作用。照片中看到的垂釣布綁就是萎凋後的茶葉從二樓地面的孔洞掉入,這樣茶葉就會順利的進入揉捻機。
上圖: 茶葉要能順利從二樓掉落到一樓的揉捻機口
4. 解塊
把揉捻過後部分成塊的茶葉鬆開,避免茶葉間悶住,產生不好的氣味。此時茶葉已從原本的青綠色變成紅褐色。
5. 靜置
把解塊完成的茶葉鋪平,且要有一些厚度,先在室溫中停留。在此步驟看到的茶葉顏色還是部份有些青綠,尚未發酵完全。
6. 發酵
將所有靜置躺平的茶葉送進發酵室,補足發酵,這時空氣間的濕度需要相對高一些,也就是要讓多酚氧化酶及兒茶素等充分反應,兒茶素降解成為茶紅素,發酵更為完全,讓香氣及滋味成形。
7. 乾燥
把發酵完全的茶葉從發酵室移出後烘乾,主要目的是確保茶葉後續的保存,不再產生氧化作用。紅茶製作到此就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品評及後續的包裝的工作。
8. 品評
製作加工完成的茶葉必須讓大家品頭論足一番,品評每一批紅茶的滋味,老茶廠所製作的每一批紅茶就是這樣誕生的。
茶葉加工技術是一種時間的藝術
這次的日月之旅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工廠的流程、動線與設計也是特別重要,要把產品做好,不管在機器設備及人力訓練上都要到位,才能把好的產品給消費者,方方面面都很重要。茶葉加工的過程是做做等等,有該師傅們勞動的時候,也有讓茶葉休息的時候。曾有個前輩說做茶就是讓茶葉生生死死的過程,感覺形容的好貼切。目前台灣的製茶有一定的SOP,但還無法全面自動化,得靠製茶師傅們的經驗,一代代的傳承下來。
真的很開心,幸運的見到紅茶製作的秘密,茶廠雖然是一座工廠,就是有一種香氣,茶香四溢,讓人覺得舒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