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風土關鍵字
接續前面兩週關於紅茶關鍵字的"全發酵茶","正山小種","阿薩姆","茶葉戰爭","伯爵茶",及"大吉嶺茶"之後,今天將帶大家認識有關"下午茶(afternoon tea)是甚麼",紅茶的英文"black tea"的由來,以及認識台灣特有的"紅玉紅茶",一起來閱讀。
紅茶關鍵字 7 >> Black tea
為甚麼紅茶的英文稱為black tea,而非red tea?
有一說法是早期大約在17世紀中葉時,歐洲從中國引進紅茶之初,對當時歐洲人來說,茶葉是來自東方的新發現,並不了解茶葉的分類與區別,在當時歐洲人眼中茶葉只有Green Tea跟Black Tea二種,是以茶葉的顏色簡單區分命名,而Black Tea起初也不單指紅茶,還有包括武夷岩茶等重烘焙的茶,只要顏色是黑的就稱為 Black Tea,這樣的區分方式可以由當時的文獻,比如茶葉的貿易紀錄中得竀一二,當時歐洲流傳的Black Tea種類有所謂的Pecco(白毫),Congo(工夫),Bohea(武夷),Souchong(小種)等( 請看下圖 )。
圖片來源: google book
另一個說法是17世紀當時在中國內地的black tea是指後發酵的普洱茶,但因為歐美列強在17世紀之後為了爭奪茶葉資源,加上發現福建武夷山產製的小葉種紅茶滋味他們非常喜愛,搶先用了”black tea”代表中國的紅茶,這個”black tea”的用詞隨著英國在印度開始產製大量的紅茶,並成功打響black tea這個茶類,現在就通用black tea為紅茶了。
紅茶關鍵字 8 >> 下午茶 Afternoon tea
英國人飲茶的習慣最早可追溯到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跟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婚禮,當時凱薩琳帶著昂貴的茶葉做為嫁妝,在婚宴上展示給英國貴族,讓大家讚嘆不已,自此也將喝茶的習慣帶入到英國皇室。到了1840年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瑪.麗亞.羅素(Anna Maria Russell, Duchess of Bedford)為了解決下午肚子餓的問題(當時晚餐時間一般在8點)因此請家中僕人準備帶奶油的麵包及蛋糕,並邀請姐妹淘們一起享用,這樣的聚會開始在貴族間流行,而貝德福公爵夫人同時也是當時英國維多莉亞女王的臥房侍女及好友,於是下午茶也被帶入到英國宮廷,演變成英式下午茶的前期樣態。喝茶這件事從貴族逐漸普及到平民,飯店及百貨公司也扮演推動流行的作用,中產階級崛起後,平民也希望能像貴族一樣品茶,因此三層的下午茶食組(鹹食+司康+小蛋糕或水果塔等)也在這樣的時代中出現,成為目前我們看到三層點心組的茶食搭配狀況。
在此之前約17世紀英國民間也有一種吃司康(scone)的方式,用草莓醬和奶油塗抹在司康上搭配著吃。當茶逐漸在平民間普及,就搭配茶一起食用,當時一壺茶、一塊司康及凝乳奶油(clotted cream)這種組合方式稱為奶油茶(cream tea),又或稱為德文奶油茶(Devon cream tea)。據牛津字典寫到cream tea在某方面也意指下午茶(afternoon tea)之意,是簡易版的afternoon tea,而非在茶裡放一塊奶油。
不管是三層點心的英式茶點或是簡易版的cream tea,下午茶文化隨著英美文化的對外擴散及現代化影響,也受到其他國家人民的喜愛,並因地制宜變化出許多的變形。有人認為英式下午茶提供了19世紀的英國女權逐漸解放與伸張的機會,喝下午茶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達到一個流行,下午茶透過女士們聚會,穿著寬鬆茶服,可自由交誼,相對應以男性為主的外部咖啡廳,下午茶成為女性走向現代社交的重要場景。
紅茶關鍵字 9 >> 台灣紅玉紅茶 Formosa Ruby Black tea
台灣傳承福建清茶體系以烏龍茶為主流,說道紅茶就不得不提日治時期1923年,臺灣總督府農業部對引進阿薩姆茶樹在台種植的重要影響。當時日本曾在平鎮、林口、魚池鄉地試種,只有魚池鄉的成長良好,因為土壤及氣候條件適宜,有時雲霧滿天,有時日照充分,讓茶樹得以良好生長,開啟了魚池鄉的紅茶產製歷史。日月潭紅茶之名就此發光發熱,南投魚池鄉成為臺灣阿薩姆紅茶主要產地。
繼阿薩姆之後,紅玉紅茶則是21世紀大家熟知台灣紅茶的名稱,她在台灣茶品種中是台茶18號,在1999年正式納入,並於2003年茶改場百年廠慶時,命為名紅玉。她經歷了50年持續不斷的育種試驗,由茶葉改良場的魚池分所培育出來,是以台灣山茶及緬甸大葉種茶樹選育,屬於直立型喬木,大葉種。紅玉紅茶湯色帶有黃金光環,滋味醇厚略帶收斂性,帶有特殊的肉桂薄荷香氣,是一款很特別的紅茶,具有台灣風土的特殊性。在中部有些茶農也把紅玉茶樹當成綠籬的概念,因為大葉種喬木茶樹,體型較為高大,不管是茶樹高度或植栽外型都有別於適製台灣烏龍茶體系中常見的小葉種茶樹。
紅玉紅茶的茶乾及茶乾可參考下圖來自茶業改良場的照片說明。
圖片來源: 茶業改良場 https://www.tres.gov.tw/ws.php?id=378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