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過食物設計(Food design)嗎? 本週與大家分享甚麼是「食物設計」。幾週前收到邀請參加食物設計(Food and Design)紀錄片的首映會時,才第一次接觸到食物設計一詞,雖然名詞很簡單也易懂,但是並不清楚它在討論甚麼? 是餐食設計嗎? 還是吃喝設計呢? 還是跟健康相關的飲食設計?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甚麼是食物設計?它與茶藝有關嗎?
先說筆者的認知結論,茶藝也是一種食物設計。
>>>食物設計的定義
雖然”吃”這件事跟著人類已歷經好幾千年,照理說食物設計的發展應該有上千年的時間,但是”食物設計”一詞卻是近年來的新名詞及一個新領域,也是一門新興學科,它包括設計研究和食品相關的新產品的研究過程。食物設計是工業設計的一部分,探討食品、複雜食品的組成、以及在某種程度上相關的創意創造和設計(觀念、行為、物件等)。在荷蘭及義大利,它已被納入大學的一個學系,並產出食物設計師這樣的行業角色。例如2015年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就是以食物為主題探討世界的農食及食品加工等面相或面臨的問題或議題,並以世界各地的食物產出設計,內容涵蓋許多的學科領域,例如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營養學、社交、環境永續…等。
食物設計起源於西班牙一位工業設計師Marti Guixé對產品設計的反思及實踐。希望透過設計這個概念或行為,引導現代人再思考當今商業社會中關於快速生產以及快速消費的文化現象。而”食物”是最接近人類日常的一個載體,從1997年開始利用食物來創造一段段的設計內容或物件,並記錄下設計思考的過程,從他逐漸擴散並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食物設計在世界各地散布。
>>>食物設計的範疇有哪些
透過影片觀賞,筆者把理解的範疇分成5個部分
吃的設計(eating design)—泛指與”吃喝”這個行為有關的行為設計。
食物產品(food product) —就是食物本身的設計。
容器設計(design for food) —就是所有切割、攪碎、保存、展示、分銷、包裝
為食的設計(Design About Food)—這個面向是涉及受食物啟發的物品設計或設計行為,而非食物本身,食物成為一種象徵性的代表。
食的空間設計(space design for food)—泛指與用食環境或食物放置有關的空間設計。
從上述的5個範疇可了解食物設計不只是”食物”設計,是一個新興的跨領域學科,從2018年之後開始導入台灣數個大專院校的教學體系,也逐步傳播到中等學校體系。雖然案例及產出仍在小眾,但透過每個人都能容易親近的”食物”出發,學習探討挖掘食物體系背後的問題或議題,是很能引起共鳴的體驗。
>>>茶藝是一種食物設計
筆者在看完食物設計紀錄片之後,認為台灣的茶藝表現其實也是一種食物設計,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萌芽,當時並沒有”食物設計”的說法,但台灣的茶藝確實為茶提出一種喝茶的體系,從喝茶流程、行為設計、器皿設計、空間設計,人身的設計等有其落實的脈絡,且具有主題個性,也曾擴大到劇場性的表演藝術範疇。
茶藝的食物設計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不同,未來的喝茶及茶藝內涵可能會有更多跨界可能性,也期待透過食物設計的反思特性,會有更多脈絡的梳理。
延伸閱聽
Food and design documentary filmed by 繆思團隊
新活水雜誌報導
Comments